新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新笔趣阁 > 娇娘医商诱夫入门 > 374 太医令现

374 太医令现

“哦,是张元张监官和长安堂的一个大夫。”军官毫不在意的道了一句。

董柔眉头一皱,握紧了手里的太医令。

“哎,董小姐——”军官想要拦她却拦不住,人是直接跑了过去。

“姜医士,你倒是说说看,你拿什么理由来否定我的命令?”张元步步紧逼,勾起了嘴角。

“因为我手里有可以治疗疫病的药。”姜医士也不慌张,只是想到不能立刻暴露青霉素,便收了几分气势。

可这在张元听来就是示弱了。

“姜医士,我手里也有不少的疫病方子,可哪一种都没效,听说您之前去安远侯府被人赶了出来,怎么现在就这么急着证明自己?”张元哈哈一笑,很是得意。

现在他不是从前的张元了。

他已经从人那里听了消息,姜垣居然去安远侯府给齐二小姐治病,这病没知道,人却丢了大脸,真是好笑。

“可惜,可惜,这里没有你的机会了,而且现在不管是要救人还是出去,你都没有任何办法。”张元绕着姜医士看了几眼,嗤笑道。

“谁说没有机会。”一道熟悉的女声响起,众人纷纷看去。

“董……董小姐?”张元愣住了,她这个大小姐怎么来了?

董柔快步走到他的面前,直接将手里的太医令展示在众人的面前。

“奉太医院院使新令,姜医士与张元同为疫区医官,望二人协力解除疫情。”她声音虽轻,却像是千斤重的锤子砸在他的胸口。

这怎么可能!

“张大人,现在可不是你一个人做主,是二人,你明白?”董柔在他错愕的目光中,淡淡出声。

姜医士眯着眼睛,打量来人。

董慈会扯了命令?

他不信。

想着,目光移到太医令上。

确实是真的,但是她也是最容易到太医令的人,怕这不是他所赐。

说完,董柔施礼,点头示意姜医士道一边。

姜医士也点头跟随,他知道她还有话要说。

“姜医士,长安堂的人我已经见过了。”董柔知道一旁有张元在打探,但是她只想说这一句,而且话里的意思只有他才知道!

她这趟来疫区果然是来对了,也不枉费她偷来的太医令。

这命令是她假传,可太医令是真,再加上她是太医院院使的女儿没有人会不信。

本来她已经亲眼见过被治愈的男子,心里自然相信顾清和,可就在她回府准备告知的时候,意外听到了那段对话。

她不敢置信,太医院院使居然和张元合作。

“只要先将病者全部移到疫区,就能将京都的疫情减到最低……”

他们要将病者全部丢到疫区,而且不管有没有确诊,只要是高热呕吐中一者都不放过。

所以她在知道消息后去主卧房偷了太医令,本来也是想先去长安堂告知情况,但是一想可能人已经出发去了疫区,只能改道也驶向疫区。

还好,赶到上。

“董姑娘,疫区只进不出,我还有些话要带给徒儿。”姜医士了然于心后点了点头。

“您请说。“董柔点了点头道,又上前一步到。

“让她留在长安堂。“

董柔一愣,有些诧异的看着姜医士。

不是说了由姜医士先去疫区,只要稳定了病情,再道出青霉素能救人的消息,让长安堂众人入驻的吗?

他要做什么?

”疫区有我一个人就行了,她还有更重要的事,就这两句,还望董姑娘带回去。“姜医士笑着道。

董柔望了一眼姜医士,渐渐明白了。

”好,我知道了。“

他这是在保护她,不管青霉素有没有用。

董府。

“你是说姜……姜垣请令去疫区?”董院使本来坐在交椅上,却因为听了下面管家的话而起身,脸上露出一阵诧异,继而沉默。

他现在去疫区有什么用?

“张元放他进去了?”董院使想了想,到底还是觉得这就是他的性格,遇病者必治,他一直如此。

只是他进去也好,出来也罢,若是没有安排好隔离,难保不会被染上疫病。

“是,据说已经去了半个时辰,而且只带了十几个弟子。”管家继续将打听来的消息告知于他。

“那他在不在里面。”董院使皱起眉头,心里莫名的担心。

管家只看了他一眼便明白了话中的意思,“回老爷,此去疫区的乃是长安堂方乙的几个弟子。”

明明就是担心,却不说出口。

管家也叹了口气,直摇头。

“当臂挡车而已。”董院使只道了四个字便不再讲话。

根本就没有药方,他去了也是送死。

“对了,小柔哪里去了”董院使觉得好久都没见到她了,甚至奇怪,不由的喃喃两声。

管家神色一变,低头不语。

“你——”就在董院使准备出声询问的时候,他抬头看向正门处。

“父亲,还请您让董家医馆的大夫去疫区救人!”董柔咬着唇,深吸了一口气,大声道。

她很明白,自己的几句话还不足以让张元相信,不过她已经假传了命令,就算他现在知道也不能去疫区再改,否则就相当于承认了她偷令牌的事实。

而他是不会这么做的。

现在只有先求得他的同意,并且让董家医馆的人亲自去疫区看到姜医士用青霉素救人,他才不会再让高热呕吐的人归到无药可医之类。

闻言,董院使眼底微变,“你匆匆忙忙就是为了这个?”

“是,父亲,女儿亲自去了疫区——”她嘴角含着一丝笑意,急着开口。

“你居然去了疫区!我是怎么告诫你的,这病无解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隔绝病区,不让病情扩散到上京,已经感染病人我们没有办法,可是现在上京还有这么多的人在,为了不然病情在这里爆发,我已经向陛下请旨,让安民药局的人拨要给城里的还没有感染的百姓,董家的药堂也不分昼夜的熬药,你为什么要跑到疫区,你这是想死吗?”董院使大喝了一声,直接将案几上的茶盏猛得摔到地上。

董柔心里一颤,父亲从来没有对她发过火,眼底顿时就浮上了一丝水雾。

董院使也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有些不妥,却依旧皱着眉,只是语气缓和了些,“柔儿,我是担心你,这病你从来没有见过,但是你的大伯二十年前就得了一样的疫病,最后痛苦的死去,我……我怕你也如此,我知道你想救人,可是这病真的是无药可救。”

说到这里他不有的悲从心起,声音有些哑,一向面冷的表情也有了丝丝松动。

原本太医院的院使绝不会是他,该是他的大哥,他的医术远在他之上,被誉为华佗在世,一手药方能死骨更肉,可终究也死在了疫病里。

如果大哥不去尝试就不会死,就不会死。

要是大哥在,必定能重振董家门楣,不会想现在这样,不会被单家压的死死的。

他后悔,当初没能拉住大哥,现在他不能再重蹈覆辙!

“不,父亲,这病有救!”董柔努力不让泪水落下,抿嘴道。

“有药?什么药?”董院使走了一步蹙眉道。

“是顾大夫的药,女儿亲眼看见一个人活了过来。“她的语气里面是激动,脸色通红,喜悦的难以言表。

“顾大夫?哪个顾大夫?”董院使思索了一番,总觉得该是那个人,可自己明明下令不许她与那女子接触,除此外京都还有哪个顾大夫?

“长安堂的顾清和。”董柔的声音有些发颤,眼眸晶亮亮。

董院使面色一冷,音色发寒道:“到底你还是去见她了?”

她什么时候这般不听话了。

董柔噗通一声跪在地上,眼眸中却是少有的坚定,她一字一顿道:“父亲,您说过董家是杏林世家,我们董氏一族出过六位院使,二十位院判,五十六位宫中御医,如今您是太医院之长,大伯是要御药房的提药,董家满门数朝为医士吏目不计其数,难道我们董家就真的什么都不做吗?”

董院使的身子一晃,这话是他那日劝告她!

董柔接着道:“父亲,我董家世代为医,就算现在稍显示弱,可是我们的底蕴还在,脉方,药方,病案,不管是哪一样都比单家的多!姜医士不过凭着一个不大的长安堂,带着手下十个小伙计就敢进入疫病区,我们董家为什么不能!“

“你一定要去?”董院使眯着眼睛,一直手紧握着,长舒气道:“不说你会在疫病遇到的危险,计算你性命无忧,治不好他们,大齐第一女医的名号又该如何?”

她到底是不懂!

董柔重重的点头,”女儿决定了,大齐第一女医的封号丢了又如何,我是董家的女儿,不仅仅是让董家为我而荣,我也为董家而荣,如果董家选择退缩,任凭单家胡来,那又怎么对得起我们董家大门上妙手回春四个大字,怎么对得起祖训。

不知道为什么,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她的心里一阵轻松,终于,终于说出来了!

”可就算是这样,我也不会让我的唯一的女儿去冒险,不会拿董家来冒险。“董院使摇头。

”不,父亲那些人还有救!“董柔站起了身,心里急得不行。

”好,如果父亲不愿意救人,那我自己去,我带着董家药堂的人去!“董柔深吸一口气,咬唇道。

董院使冷笑一声,“你今日休想出门去。”

“来人,请小姐回房。”他一甩袖子就走。

“不,父亲,那些人还有救,真的不是无药可医!”董柔被下人押着回房,却依旧回头不断喊道。

董院使捏紧了泛白的拳头,长叹了一口气,望着祠堂里的排位,垂下了眼眸,“大哥,我这样做都是为了董家,为了董家……”

另一边。

顾清和在长安堂里和伙计们一起连夜赶制青霉素,已经两夜没有合眼了。

”顾大夫,你去歇息一下吧,这里我们来就好了。”伙计见她的眼睛里面已经染上了血丝,不由的关切的开口道。

“没事,我和你们一起,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,现在师父在疫区救人,他不让我去,我必须保证后方的供应没有问题,绝不能让他身陷两难之地。”顾清和摇摇头,起身去装着冷水的脸盆里洗了把脸,又坐下继续测量赶制出来的青霉素。

她的身子微微一晃,董林立刻上前扶住了她。

“师父,要保重好身体,欲速则不达,没有你,我们做不了。”董林一脸认真的看着她。

他说的做不了不是不会做,而是没有她的带领,医馆的人不会如此斗志满满。

顾清和点头,道:“那我去休息一会儿,你们看好了,千万不能出错。”

”师父,你放心姜医士在疫区稳住患者的情绪,再有我们的药供应上,疫病绝不会在京都爆发。“董林虽然也微微笑了笑,但是脸上的疲色却掩盖不住。

他一面打听疫病消息,还要与众人一起制造青霉素,若不是仗着年轻,怕是身体已经受不了了。

”先用饭,不能因为赶着青霉素就饿着肚子,否则我们可没有力气。“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一道清脆的声音从帘子后传来。

顾清和望了一眼几人,微微一笑道:“好了,大家先停下手里的动作,饭来了。”

亲眼看到饭才知道自己已经饿了好几个时辰了。

小丫笑语盈盈上前,并转头对身后二人道:”今日的饭菜特别多,还有我嫂嫂最拿手的糖藕煎饼,这个东西最容易饱了。“

”我尝尝。“顾清和第一个上前,纤手取了一块酥香两夹的藕片。

”顾姐姐,你这是饿坏了?“瑶儿紧跟着将米饭盛上,一脸诧异的看着小丫身旁的女子。

顾清和摇了摇头,她虽然饿但是还没到这种程度。

”不是,小丫,这道菜多做一些,而且要做成糖丸子夹藕,最好要酥香十足。“她咀嚼了几下,眼底闪现一道亮光。

”师父,这莫非是可以治病?“董林知道她绝对不是因为饿了,听她这么一说,自然出声询问。

顾清和笑了笑道:”藕是清凉之物,药食同源,病人若是一直呕吐必然口味不佳,做成糖丸子不仅仅能恢复体力还能有效的散热。“

”那我们再去做!”小丫一听说这个也可以救人,自然激动。

”嗯,不着急,你们先去给那人送一些,他刚恢复,吃些清淡的米粥,这糖丸子等大家吃完了再去做,否则你们也该累倒了。“顾清和笑笑道。

”清和姐,我们的青霉不多了。“就在大家笑呵呵,脸上露喜色的时候,阿泉突然冒出,面色截然不同。

众人顿时面色一沉。

顾清和自然明白现在的情况,本来就不好培养青霉素,更遑论是现在?

“还有多少?”顾清和转脸问道。

现在能有一点是一点。

“已经见底了。”阿泉将装着发霉果子的竹篓拿给她看。

顾清和看着里面仅剩下的两个果子,很是心疼。

没有了,还有两个了……

”有,还有青霉,我们这里还有。“绛珠的声音从大门外传来,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大篓子,紧跟着还有同样动作的陈君绮。

”我们只找来这些果子,我知道不够多,等会儿我和绛珠再去找。“陈君绮从后面走出,将伞落下。

顾清和赶紧上前,吩咐几人将篓子接下。

“还挺沉,看来有不少!”阿泉一脸惊喜。

这里面可是救命的药!

”怎么外面下雪了?“顾清和扫了一眼篓子,能看出里面不少,再看陈君绮的伞面上落了些未完全融化的雪便出声问道。

”是,不过不大,我们还算好,如果大的话也不会出行的轻松了。如今街道上的医馆已经没了病者,他们母子两人一定要保护好。“

”当然,他们极为重要,我不会让任何人将他们带走的。“顾清和虽然是笑,但是眼底无比坚定。

”对了,你们先来尝尝她们三个的菜,热乎乎的,很合适。“

还好有了,还能再多做几瓶!

”好。“陈君绮上前两步,展颜一笑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