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新笔趣阁 > 东渡新说 > 第39章 剑师

第39章 剑师

邹康苦笑着摇头,与徐靖解释道:“若是普通刀剑,鞘用上等软木制作即可,剑尖处包裹金属,外部则缠以羊皮、蟒皮加固。但徐兄此剑,寻常软木恐怕难承其利,以特制金属打造又恐过于沉重......容我仔细想想......”徐靖未曾想仅是制作剑鞘的用材就让邹康如此认真。

邹健又扭过头冲着徐靖道:“用材确定之后,还要依据兵器形状大小挖出形状,剑鞘也有方形、圆形、腰形数种,这个看徐兄喜欢。另外鞘外需要何种装饰、何种花纹、錾刻还是描花,徐兄习惯如何佩戴,悬于腰间还是背于身后.....应是背在身后了,这样会使用不同的结构用于固定,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看徐兄的招式身手,出招时如何出剑更快,也会需要略微调整剑鞘的形状及角度......”

听得邹健所言,徐靖眼睛都亮了,亦引得一旁的秦辞频频侧目。他们对于一个简单的剑鞘都说的如此头头是道,准是铸剑师疑。

那边邹康仍在喃喃自语,时不时还扭转头来望向徐靖背后的名,徐靖见得邹康的模样,忍不住道:“稍待休息之时邹兄可拿名一观。”

邹康回过神来一般,“名?名胜有名?为胜有为?招胜有招?不不……稍后定要借来一看。徐兄莫介意,许久未见此等神兵,失态。”

“邹兄言重。如若有了什么想法大可说出来参详参详,家中些许制作剑鞘之材应还可以找的出。”徐靖也非是随意大开海口,山门这许多年还颇是攒下些天材地宝,不然如何能打造出名此等利器,只是不知乙村丙村的工匠们与邹氏兄弟孰高孰低?

邹康早就看出徐靖身世并非一般,点头回道:“稍后确实要验明名锋利,才可选择相应用材,我心中已有些预案,可待试过名之后一道与徐兄商讨。”

徐靖施礼致谢,渐渐与邹康邹健两兄弟有说有笑起来。只有朱明一直未曾言语,左顾右盼的一直随着队伍而行,似是对于几人议论之事甚兴趣。

一早从刘氏部落出来行了大半日,秦辞本意觅地休息,哪知茅合竟犹是担心脚力不及,执意继续赶路,晚间一并休息。秦辞问过秦戟王戈意见,见护卫们精神优佳也就听命行事。行至车尾与徐靖说了,午时也就用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。

邹康三人与车队同行本就有些嫌慢,听到午间需休息,更是点头不迭,边走边从包袱中拿出自己准备的食物。

徐靖专门留意一下,发现越国之人饮食果然也与中原有些差别。山门之中为远行准备最多的干粮就是预制米条,此种米条用一石米煮熟后再曝晒晾干,往复几次即可做成拇指大小,极易携带。造饭之时重新丢入水中,十几人只需得三四条,再加入干菜肉条盐粒,即可做成一大锅极为美味的菜粥。当然米条直接食用亦可,只是嚼碎之后又干又粉,十分难以下咽。

而邹康三人的干粮就不一样了,徐靖见他们拿出的都是以不知何种树叶包裹的米团,米团应是提前蒸煮过,半拳大小,其中应是按照不同喜好加入了不同的配菜,看上去也颇为不,只是不知可以保存多久。想到他们三人本就从末卢国境内而来,应也不虞变质。

朱明似是看出徐靖对他们的干粮有兴趣,大咧咧的将自己啃过的米团递给徐靖,徐靖自是敬谢不敏。倒是邹健自包袱中重新拿了一个抛给徐靖,徐靖道谢后扒开叶子一口咬下,这米团如包子般中间裹了大块咸肉,软硬相间,格外美味,心中对于三人的印象更好了些。秦辞正啃着干硬的米条,心中对这厮颇有点鄙视,嗟来之食竟也吃得如此津津有味。

秦戟在驭位之上驾着车,此时却未吃东西,看到徐靖似是有意拉拢三人,便极为友善的叫朱明上车坐至一旁,一边闲聊一边不着痕迹的套些讯息。徐靖瞥见秦戟所为暗里笑笑,吃完米团也力邀邹健晚上务必一起试下山门的菜粥,邹健听说有热食可用,自是应下。

此时队伍终于走完一段极长的向上路段,转而进入下坡,装满碎铜的大车速度渐渐加快,随护在旁的四名护卫更加小心,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脚步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