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甲村
田妈虽然年事已高,身体却依然康健——眷村之人靠着山门之利确实比其他本地之民长寿许多,附近的梯田已近成熟之季,平日也经常会有山门子弟来田妈这里忙前忙后,因此也颇为清闲,田妈闲暇之余也会做些纺织缝补之事,经常送些布包香囊之物于门人子弟,因缝制精美细致颇受欢迎。
聊得几句,秦辞已与一位背着药箱的轩昂男子入得屋来,正是山门这一辈医者的翘楚冷俊。
山门医者的传承每一代只有寥寥数人——不是每个人都有心性和毅力扑于浩瀚的医书之中,加上门人自幼皆习各种术术,身体康健极少生病,鲜有能让医者验证所学的机会,偶尔碰到意外受了些许外伤的门人,都会被医者们争先恐后的视若练手珍宝。冷俊能成为年轻一代医者的佼佼者,皆因自从他选择了医者这条道路,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,不仅各类医书过目不忘,每每还能对先贤的方剂提出己见予以改良。医者先生如获至宝,多年前便带着他远游各处,于乱世之中一路遍尝百草,读书救人,医术自然突飞猛进,已然是下一代医者领袖的首选。此等经历亦是羡煞其他门人——不是每个医者都能被先生随时带在身侧走出山门言传身教的。
冷俊进屋与徐靖田妈打过招呼,取出些许薄荷叶搓揉双手后轻轻揭开徐靖包扎的伤口,顿时一脸异色,道:“此女体质必有特殊。一般人若受此等刀伤,必是血流难以抑止,但看山门创药浸润的程度,想必靖师兄包扎之时,这伤口已几乎不再流血,此女才不致失血过多,得以保全性命。”仅凭一眼,冷俊几乎将整个经过推测的八九不离十,医术之高可见一斑。“我会用金针再缝合一下伤口,辅以药剂,想必此女需百日即可痊愈,但这道伤疤确会伴她终生了。请田妈,二位师兄稍事回避,以减少风险。”冷俊毫不客气的赶人准备诊治。医者在山门一直享有极为特殊的地位,徐秦二人闻言只能乖乖的搀着田妈退出屋外,去往对面石屋小坐等待。
冷俊见已清场,起身自药箱之中取出些许艾叶,辅以苍术、薄荷,混入陶碗中碾碎,再将粉末收集置于铜制小香炉中点燃,先熏过双手,又拿着香炉缓缓走遍石屋,最后置于小姑娘床头。又自药箱之中,拣选一枚黝黑的短针穿好秘制鱼肠细线,就要为小姑娘施展缝合之术。
冷俊忽的停住动作,心虚的往屋外看了一眼——明知徐靖三人肯定不会在外窥视,也难免“做贼心虚”啊。冷俊摇头苦笑两下,立定床边闭上双眼,只见穿好线的短针自行由药箱中飘出,缓缓移至小姑娘额顶,稍停一瞬,便极为迅疾的在伤口处来回穿行,不消几瞬便整齐的将伤口密密缝合。
冷俊擦了擦并未出汗的额头——如此细致的操作金针,还是较为吃力啊。弯腰取回金针收好,又细细的将鱼肠线打个小结,再重新调配了些自配的创药,将小姑娘包扎妥当,终于大功告成。
对面石屋之中,徐靖感受到精神之力的波动,冲秦辞打个眼色,二人兀自窃笑——冷俊已入“实意”之境,二人早在与几位先生闲聊之中探得端倪。冷俊自小苦读医书,又随着他先生游历了这许多地方,风吹日晒,艰苦修行,精神意志之力的修为必然十分精湛,可笑小小冷俊还以为能瞒得众同门,从不在山门之中施展驭物的本领,想必憋了什么坏水。徐秦二人明知实情也陪着他装模作样,届时肯定是要看冷俊出个洋相的——几人皆是阴险狡诈之辈啊。
“二位师兄,已诊治碍。”冷俊已收拾妥当出得屋来。
徐秦二人陪着田妈来到院中,冷俊又向田妈嘱咐道:“劳烦田妈每日用我调配之物熏燎屋子,就放在案上。另外我会着过来的同门带些补气血之物,田妈每日与她煎服即可。”田妈自是应下。
“近些时日就劳烦田妈照看此女,如有任何需求可托人带话于我。”既然冷俊说大碍,徐靖自是放心不少,念到还需向先生回禀,便拉着秦辞冷俊回转山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