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僻?好。
锦阑心暗暗点头,这刑嬷嬷还真是处心积虑,不过锦阑心也不怪她,早些处理了这些事情也好。
“那就麻烦嬷嬷了。”起身要走,浣碧他们三也自然的跟了过来,锦阑心回头,“你们就别跟着了,去和霜雪桦梅他们学学宫里的日常规矩,可别再发生昨晚之事。”
说完,韵儿马上止步低头,脸色微红,心里还有些后怕,浣碧立马瞧出来是韵儿犯了错,拉了拉正准备问个清楚的熏儿衣角,熏儿才止住问话,曲膝送了锦阑心和刑嬷嬷出了长春宫的宫门。
路上无人,锦阑心小声感叹,“还真羡慕刘康妃,可以无忧无虑的在冷宫生活。”
刑嬷嬷听出了锦阑心的言外之意,知道自己的司马昭之心被大白于阑裕妃了,于是也不掩饰,“娘娘笑话了,冷宫生活哪值得羡慕。奴才只担忧刘康妃娘娘是否吃饱穿暖。”
锦阑心笑笑,继续向前边走边说些闲话,“听谣传,宫里有什么特别惯例没?”
来宫里这么久,也没听说皇妃可以享受什么特别惯例,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是皇上说了算,难不成周总管欺骗自己。
“娘娘是想问什么方面的呢?”刑嬷嬷居然没什么隐瞒。
锦阑心有些惊讶,但立马回复了情绪,继续问道,“就是帮自己犯罪的亲人求情赦免,会遭受什么责罚之类的。“
“这事奴才倒是听说过这么一件,话说以前先帝曾开过这个先例,当时是有一个贵妃娘娘的父亲犯了事,贵妃娘娘就和先帝秉烛长谈,这就成了惯例。不过,发展到现在倒没发现有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了。”刑嬷嬷边领着路,边回忆道。
锦阑心有些不解,追问,“可知是为何?”
“皇上乃一国之君,天下都是皇上的,他的话就是圣旨,无人敢如此做也是正常。”刑嬷嬷说得有些隐晦,锦阑心知晓其中有她不愿说明的,也有她不能说明的,就不再追问。
路过储秀宫的时候,锦阑心停了停脚步,又直接往前走了。
穿过几条小道,走过几座亭,见到了浮碧亭。
“此处便是浮碧亭了,娘娘可觉景致如何?”刑嬷嬷指着一大片的波光凌凌的湖面道。
微风袭来,倒也夹杂着秋的干爽,合着湖面的光亮,倒映在锦阑心的黑眸中,“真是不错,走,去那边看看。”
指着一处宫殿,锦阑心对刑嬷嬷道,“那可是冷宫?”
“是,刘康妃就住在那里。”刑嬷嬷神色黯淡,言语间有些伤感。
无需再言他,锦阑心奔着冷宫走去。
“娘娘吉祥。”冷宫的守卫分列在门旁给锦阑心请安。
锦阑心微微一笑,吩咐刑嬷嬷把装有银裸子的荷包分发给个守卫,守卫们有些惶恐,守冷宫可不是什么有油水的活,一个个都不敢接。
“都收着吧,我不为难你们,只想打听点事情。”锦阑心解释道。
见状,守卫们都伸出手来接了荷包。
“里面住着的刘康妃可还吃饱穿暖没什么疾病?”锦阑心话刚落音,刑嬷嬷的心理活动最大,她没想到锦阑心会花银子打听自个想知道的事情。
守卫们相互递了个眼神,开口诚实答话,“冷宫生活哪能事事如意。”
回答得算隐晦,但锦阑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,他们既没说刘康妃在冷宫吃不饱穿不暖,如此刑嬷嬷就会那么担心了,也没说刘康妃在冷宫过得好,如此自己救出刘康妃就有了时间。
“谢谢各位坦诚相告。”话毕,有掏出一锭银子,给了守门的头,也没说其他,但他也懂的阑裕妃的意思,“娘娘心地善良,定会心想事成。”
锦阑心点点头,往回走去。
正走着,锦阑心在墙角拐角的地方看见了一个本不该在这里看到的人,见她鬼鬼祟祟的样子就掩不住疑惑,锦阑心和刑嬷嬷偷偷跟了上去。
围着冷宫转了半圈,锦阑心才见到眼前那个人拐进了冷宫的偏门,看样子是很熟悉这里的,手里提着食盒,像是来看望冷宫里的某人的。
怎么可能是她来看望刘康妃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