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如今发生了一系列大事,自殷如是入宫后得到皇帝专宠不说,皇帝如今在宫里兴修了道观,以求长生之术,已经隔三岔五地推脱上朝了。皇帝万乘之尊,还有什么令他顾忌的?人到晚年自然是放纵地放纵,怕死就求生。
只不是兴国之像罢了,多少朝代末期不就是这景象。
春日里长公主嫁给了明正非,各位皇子娶了妻。
简府章氏自然都要去,只二房虽然那老道何巫女暴毙昭狱,李迪怀疑是简崇做的。王氏被禁足,韩氏也被转到了庄子上静心养胎。不知道是惩罚还是保护。
二房如今是李迪当家,她经过事后手段雷厉风行,将二房的人好好梳理了一遍,与韩氏亲近的,背后有妄言或者口舌多的全都打发了。料理家务有理有据,用人有赏有罚,终于把二房治得铁通一般。
春末时分,慕容家得老太公满一百岁,因为古人医疗水平有限所以平均寿命都不是很高杜甫《曲江》诗中写道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说明活到七十得人都很少,礼记·工制》:“五十杖于家,六十杖于乡,七十杖于国,八十杖于朝。”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,代表了朝廷对高寿之人也很重视。
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百年曰期颐,百岁老人也称人瑞。
平常人家有百岁老人,还会得到朝廷得嘉奖。
更何况慕容老太公,他是慕容太后的父亲,陛下的亲外公,贵妃的伯公,皇子的太公。地位非凡,平日里十分低调,现在在陇西老家养老。
如今满百,陛下求长生之道,想为其大办。太后也觉得慕容氏流年不利,需要有喜事冲冲。也下旨大办,特意回乡将老太公接了来。
寿宴当天,简府老太太一早就开始准备,她虽身体不十分好,但慕容老太公是她伯父,是必须要去的,她这次准备了百子千孙图和一大堆奇珍异玩十分上心。
一行人早早来到了慕容府等待,来的早得人很多,各位皇子皇妃公主也早早就到了。正午时分老太爷坐着六架马车从别院行到慕容府大门口,满地爆竹此起彼伏,比嫁新娘还热闹。
陛下太后得旨意赏赐纷而塌至。慕容呈带着慕容添在门口迎来送往。一口大气提起,脸上一扫连日来的郁气,慕容府还是慕容府皇亲国戚。
皇子们带着皇子妃说了几句松柏长青、福如东海的话就安排在大厅坐下开席了,老太公上坐,长公主居其右,二皇子居其左,接下来方是几位公主与皇子妃之位,李迪她们自然在很后边,原本大家喝酒都很尽兴,,突然萧秀华站了起来她如今是皇子妃。
打量叶倾然一眼,又转眼看向老太公淡淡道,“虽说今日是老太公寿诞,有些话该说我还得说,老太公虽然是一等公爵,臣而已。
周礼“天子驾六,诸侯驾四,大夫驾三,仕驾一。”您六驾,越礼而为之一已。如今二皇子、嫡公主、皇子妃俱在,我倒不知何时臣能居皇室之上了。礼教崩坏,我夫君掌管礼部,请恕我不能居此席。”
慕容呈羞愤欲死,瞪着萧秀华直哆嗦,老太公不是第一次领教,沉沉一潭碧波,无风无雨,半响道:“这是我没料想周全,我原想简单过个生辰罢了,只当家宴就按家法坐了。既如此,换一换就是了。”
三皇子司徒彻总管礼部眼睛往下面那一扫,问,“礼部尚书何在?”
老迈得吏部尚书:“臣在。’
吩咐道,“礼部尚书过来,看这座次该如何安排!”一群人又浩浩荡荡地挪动位子。
老太公没直接脑溢血,就是身子骨硬朗的证明了,能活到一百岁地人还是有些本事。换好坐次,满室寂静,落针可闻。
李迪觉得这萧秀华当了皇子妃真是威风凌凌,关键人家还怡然自得,不把这当回事。荣安气得筷子都不动了,她倒每个菜都尝了个遍。到李迪看了戏走时她还在老太公跟前说话。
是个狼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