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《百元的幸福》的成功在前,沈羡拿出《国家宝藏》这档节目,成为总导演同样不出意外。
如果这档大制作节目成功的话,站在台里的新路线上,那沈羡未来成为华夏台第一导演基本上是没有疑问了。
未来就算沈羡在某档节目失败,都不会出现问题。
但是一旦在这档大制作节目上面失败,那就说明沈羡在这方面还有欠缺,同时沈羡会被当成好高骛远,直接把刀递到了某些人面前。
到时候那部分人,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打压沈羡。
好不容易出现的年轻导演培养路线,未来的效果就会小了很多。
而沈羡也会从年轻第一人跌落下去,台里也会寻找起其他新人。
所以说,机会给你,但是你能不能把握住。
一旦把握不住,就只能回到原来的路线,靠时间来慢慢爬上去。
毕竟台里的资源是用来培养年轻人才,不可能一直在你身上砸。
你失败了,那就只能换一个人。
看起来很残酷,但这就是捷径的代价。
因为你有才华,所以愿意给你一条公平的捷径,但是这条捷径注定只是悬崖峭壁,你只有披荆斩棘,一步步走向成功,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。
否则,你只会跌下悬崖,站在下面看着新人继续挑战。
和李伟明通完电话,沈羡也开始搭建创作团队。
和《百元的幸福》三十几个人就足够不一样,《国家宝藏》的制作团队最起码需要上百人。
其中编辑组、导演组、摄像组等等都需要非常多的人。
其中导演组也分为室内拍摄导演以及外拍导演等等。
除此之外还需要特效组、舞美组、道具组等等。
在这样一个大型创作团队,需要强大的统筹能力。
否则只会把整个节目搞得一团乱。
好在沈羡也算是有些经验,同时在这个节目策划之后,也跑到老师那边学习了一下。
所以,搭建起来也有模有样。
需要的所有人员名单都已经安排好了,只等明天开始招募。
不过在这之前,沈羡打算先在《百元的幸福》内部询问一下。
本来一开始就是打算在这里培养人才的,现在也需要用到他们了。
只不过能够过去新节目的人最多不能超过十个,否则的话,这档节目就会出现问题。
具体选谁,还要看详细情况。
沈羡内心是希望把闫雪生带过去的。
在这边和闫雪生配合默契,新节目正好可以让闫雪生担任外拍总导演。
想到这里,沈羡在工作群里发了个消息,下午四点钟开个会。
剩下的时间,沈羡就在联系纪录片频道,准备两部纪录片的拍摄。
两档节目他都会跟,但是《如果国宝会说话》涉及的博物馆太多,天南地北,沈羡没有办法到处跑,只能看看拍摄的片段,以及文案的撰写。
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不同,距离不远,同时因为这档节目是打响文博类节目的第一枪,所以他会多关注一下。
下午四点,节目组所有人都来到了会议室。
沈羡拿着手里的文件,坐在了首位。
“今天叫大家开个会,是因为我准备开一档新节目了。”沈羡解释道。
这里面摄像师、后期、导演都可以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