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初二走亲戚有所不同,本来我们应该是要准备好一切等待姐姐他们上门的,可是算算日子,姐姐现在应该还在坐月子,于是爸爸妈妈就打电话让他们不要来了,毕竟身体更重要,总不能为了走趟亲戚而不顾惜身体吧?
可是虽然爸爸妈妈是这么想的,但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。
初二一大早,姐夫就上门了,为此,妈妈还数落了姐夫一通。姐夫的解释是: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的,不能让人家说咱家没规矩。
对于姐夫的说法,妈妈有些不屑一顾,认为他是在瞎讲究。可是爸爸却有着不同的看法,他认为姐夫这么做是一种懂礼的表现。好吧,他们说的都有道理。
为了不让姐夫的良苦用心白白浪费掉,我只能牺牲掉睡回笼觉的时间,带着姐夫去家里这些个长辈那里一一拜访。
至于小弟也没闲着,我这边带着姐夫出门,那边他就开始帮着爸妈一起准备中午的午饭。也许有人不太理解,这么早准备午饭干吗?
没有办法,初二的姑爷登门,我们这里向来是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的,虽然没有啥山珍海味,但鸡鸭鱼肉总是要有的,就算现在开始准备,能在饭点儿前准备好就算是不错了。
因为姐姐还在月子里,姐夫回家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,所以中午并没有喝酒,没有喝酒的宴席往往散的也比较快,还不到下午两点,姐夫就起身回家了,因为知道他很忙,所以我们也就没过多挽留。
送走了姐夫,我们家人也并没有闲着,三伯家的大姐今天也来走亲戚,午饭的时候已经让我那个大侄子来叫过几次了,因为姐夫在,所以我们一直没过去。
现在姐夫离开了,我们爷儿仨就准备过去看看。往常这种情况,我们一般是不过去凑热闹的,毕竟各家都有各家的亲戚要照顾,客气一下应付过去就完了。
今年姐夫那边情况特殊,离开的有些早,所以我们这边时间上比较富裕,另外一个原因就是,三伯家的这个大姐夫曾经跟着我爸爸在JN做过生意,不仅算是爸爸的侄女婿,还是半个徒弟,所以他每年来走亲戚都要给爸爸带份重礼。
今天又是来家里叫过几次要一起去聚聚,我爸也不好意思驳面子,恰巧时间上又来得及,所以爸爸就招呼我们两个兄弟带上几瓶好酒一起过去看看。
见了面自然是免不了一阵寒暄,三伯一家人很是热情的招呼我们入席。
席间自是少不了大姐夫对爸爸当年的照顾表示感谢。爸爸则是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推辞着。总的来说,宴席的氛围比较和谐、热烈。如此好的宴席氛围当然也就持续的时间更长,直到太阳开始落山,我们才算是把大姐夫送上了回家的路。
……
初三的时候,我们一家人去了姥姥家,不巧的是,大舅他们一家都出门走亲戚了,我们并没有遇到,这也是难免的事情,以前的时候还好约到一起,现在孩子们都大了,很多都已经成家立业,所以时间上难免有挪不开的时候。